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
施工工藝 |
一、基礎工程 1、新舊墻接合部要灑水濕潤,磚塊在砌筑前濕潤處理。 2、衛(wèi)生間及有防水要求的陽臺新砌墻止水梁高度300mm;混凝土地面應將基層鑿毛,鑿毛深度5~10毫米,,之后,清凈浮灰,砂漿。 3、新砌墻門窗洞上架水泥過梁或鍍鋅角鋼,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 4、新老墻交界處原墻抹灰拆除,寬度100mm。 砌墻交界處拉筋(打植莖膠)或膨脹栓錨固處理,間距≤600mm。 5、墻面抹灰前潵水濕潤處理。 6、新老墻交界處用 ? 網抹灰防開處理,壓頂 7、廚,衛(wèi)主排水管成品水泥壓板或九五磚封包 7、淋浴房擋水條水泥砂漿澆注灌滿。 9、地面找平和線管槽修補后一周內灑水養(yǎng)護 10、下沉式衛(wèi)生間用輕質轉或陶粒抬高 11、下沉式衛(wèi)生間找平厚度不小于60mm 12、衛(wèi)生間整體墻面用 ? 網抹灰防開處理。 13、地面防水灰漿刷涂兩遍以上,墻面上刷600mm高度 14、衛(wèi)生間地面養(yǎng)水試驗48小時無滲漏檢查 15、淋浴房墻面防水灰漿刷涂高于瓷磚 16、線槽修補后暗盒內無水泥砂漿殘留 17、 新舊墻交接處要加拉結鋼筋,鋼筋直徑為6mm,一頭植徑,另一頭末端彎成180度彎勾;每條鋼筋 均要留出30公分 18、單面批蕩厚度不得超過2公分,最高層與最低層的誤差不得超過5mm。 二、泥工工程控制點 1 墻磚排列符合規(guī)范要求,加工磚鋪貼參照鋪貼圖施工 2 單面墻不宜有兩排以上非整磚,非整磚不宜小于該磚二分之一 3 墻面拋光磚及不吸水的仿古磚背面刷防脫落背膠 4 垂直度,平整度,陰陽角方正符合規(guī)范要求 5 陰陽角對角切割邊平,直,光 6 墻磚鋪貼側磚壓正磚 7 墻面磚給排水管端口處用開孔器開孔 8 墻地磚留縫均勻,填縫清爽 9 窗臺大理石安裝側掛部分埋入墻體抹灰層內 10 墻地磚無破損,對角無爆損 11 淋浴房內要求濕鋪,地面排水坡度合理,無積水 12 大理石門檻鎮(zhèn)邊濕鋪,高低差15—20mm 13 地漏四邊下水(大規(guī)格磚除外) 14 墻磚上水電管線走向標示分色,護角齊全 15 墻地磚空鼓率符合規(guī)范要求 16 廚房,衛(wèi)生間,生活陽臺貼墻磚,底下第一排磚要預留,再次做防水后再貼 17鋪地磚前,在清理好的基層上,用噴壺將地面基層均勻灑水一遍。 18 衛(wèi)生間防水,1遍堵漏王,3遍德高K11(再試水48小時),再做高分子 三、土木工程控制點 1.吊頂與原梁同一標高時,石膏板跨梁封板 2.石膏板面層轉角處L型或T型固定 3.石膏板面層與基層框架無貫穿縫 4.石膏板面層間留3---5mm縫隙 5.石膏板自攻螺絲間距不大于170mm不破紙皮 6.石膏板面層不宜大氣槍釘 7.空調進出風口范圍內石膏板用整板 8.木制品線條2400mm以內無拼接現象,且全部刷膠到位 9.木制品線條和飾面板高度平整一致,無高低差現象 10.現場制作木門,四邊木線收口 11.飾面板露紋油漆面制作要求面板對色,對木紋 12.飾面板無起翹,污漬,刨痕 13.廚,衛(wèi)門套飾面板,木線條離地留空2mm 14.造型墻方正,平直干凈 15.門,抽屜開啟順暢,無擦邊現象 16.家具門內面使用飾面板 17.家具門無變形,破損,開啟靈活 18.衣柜內掛衣杠等五金安裝到位 19.木工基礎施工前定位,放樣,彈線 20.大面積吊平頂,隔斷以輕鋼龍骨為主木龍骨為輔 21.木龍骨固定牢固無松動 22.貼墻頂木龍骨,門窗套,木飾面基層板不宜使用鋼排釘固定 23.吊頂轉角必須使用轉角加固板 24.吊頂做乳膠漆部分用石膏板或同質材料復面 25.吊頂回光燈槽外立面石膏板,內襯基層板 26.空調進出風口下面石膏板,內襯基層板 27.帶造型的的頂面石膏板,內襯基層板 28.廚房,衛(wèi)生間門套木基層板靠墻全部襯防潮紙 29.地壟安裝木榫間距≤400mm 30.地壟牢固度,平整度,水平度符合2mm要求 31.木樓梯基層板安裝牢固,拉斜線呈直線 32.反光燈槽內不能看到木方和輕鋼龍骨 33.木護墻墻面用順心板打底 34.龍骨吊桿固定點間距為300mm-300mm,墻邊木龍骨用膨脹螺絲固定,間距為600*600mm 木龍骨上下加拉爆螺絲固定,拉爆螺絲間距為500-600mm 四、水電工程控制點 1.暗盒預埋水平,無高低。進出盒間距符合要求。 2.暗盒{箱}用開孔器開孔,管盒連接全部套杯梳。 3.配電箱回路,空開配置,線徑合理,有標識。 4.廚房冰箱,照明電源單獨控制并帶漏電保護。 5. 生間獨立回路,照明獨立回路,插座獨立回路。 5.配電箱內導線絕緣良好,不裸芯,排列整齊,接線規(guī)范緊固,箱體重復接地可靠。 6.弱電箱,每一間線路有明確標識,配置接線板。 7.套管內電線無接頭、無扭結,線頭預留長度要足夠長。 8.有找平層的的地面線管開槽埋設,無明管,無裸線穿墻。 9.差座相線,零線,接地線按規(guī)范要求分色。 10.線管內穿線截面積小于40%。 11.頂面預埋暗盒內無并線。 12.強弱電管線間距≥ 500毫米 。 13.強弱電交叉強電管錫萡屏蔽,兩邊長度≥ 250毫米 。 14.特殊部位導線預埋(移位)套黃臘管, 線管與黃臘管接口要用電膠布。 15.天棚內八角盒外導線套波紋軟管 ,波紋管與線管接頭用膠布膠好。 16.客廳,主臥主燈放兩路控制線 17.空調、廚房、衛(wèi)生間取暖器及衛(wèi)生間主線走4平方線。 18.插座安裝左零右相上接地 。 19.等電位安規(guī)范標準,連接安裝 20.水電驗收后所有暗盒保護蓋均已安裝到位。 21.水電前期驗收時,每間均有臨時開關,照明,插座。 22.臨時用水池首選陽臺,邊上有排水口。 23.頂上線管要用U型卡打膨脹管上羅絲固定 24.冷,熱水管兩頭吊卡(桿)要30CM起吊,卡距不超60cm 25.水電管槽補槽時,先用水淋濕,采用沙漿補平槽位;保護封墻后的粉層厚度達15mm 27. 通知施工圖人員畫好制作現場的水電圖,工程部經理對現場拍照,并交由總監(jiān)刻成光盤。 28. 按業(yè)主提供的燈具安裝。 五、水路工程控制點 1進場時先確認各用水閥門、水龍頭、洗手臺、洗衣機、座廁、拖地池的位置,以確定管的走向 1 水電走管禁止同槽,墻頂地都要橫平豎直,管內暢通無阻;切槽要整齊均勻 3 PPR水管與水管之間必須用熱熔器連接,管道口端要平整、無縫隙、管道平直;管線要對齊,紅線對紅線,藍線對藍線; 4管跟管橋架時一定要加過橋彎,不得以其它工種材料相交叉 2 水管下垂式安裝,冷熱水管中心間距約150mm 3 水管吊卡式安裝間距≤600mm,外露冷,熱水管保溫分色 4 給水管(線管)穿墻孔隙用膨脹泡沫劑固定 5 到濕區(qū)的管線不沿地面鋪設 6 出水端口高低,進出,水平一致 7 柜子背后給水管出水端口使用加長內絲直接 8 直徑50排水管移位采用異徑彎頭 9 排水管膠水連接固定符合防滲要求 10 排水管安裝坡度符合排水規(guī)范要求 11 排水管地面槽內先刷防漏王防水砂漿再固定 12 下沉式衛(wèi)生間排水管改造采用無門存水彎 13 水管采用25與32熱水型管材,熱水管全屋循往,地下室冷水管循環(huán)至一樓 14 衛(wèi)生間主排水管(立管,橫管)隔音處理 15 熱水器水,電,位置合理 16 水管與導線管平行間距≥50mm,嚴禁同槽鋪設,同一作業(yè)面上宜電高水低 17 冷熱水管串連,試壓時間8小時0.8Mpa,降壓不大于0.05Mpa 18 所有槽內管道在試壓結速后一律用沙漿補平 六、油漆工程 1 飾面板上無痕跡,鉛筆印,膠痕 2 釘眼膩子批嵌2次,飽滿無凹痕,顏色一致 3 混漆膩子用油石膏或原子灰統(tǒng)批 4 套色樣板要客戶簽名確認 5 墻面用墻保或界面劑封底 6 線槽,石膏板接口做防開裂加強處理 7 不同材質交接處的接縫用TQTB批嵌防開裂 8 膩子施工先找陰陽角,后找平,在統(tǒng)批 9 墻頂部的陰角與陽角均鑲嵌護角條 10 膩子批刮冬季作業(yè)面氣溫低于5度不宜施工 11 陰陽角墻角順直,墻頂面順平 12 燈槽上口順直,無毛刺 13 貼地腳線部位用200mm以上鋁合金靠批拉直 14 廚,衛(wèi)石膏板吊頂用防水或耐水材料 15 面層濆涂(涂刷)前,衛(wèi)生徹底清理,成品保護到位,基層平整,無污染,殘缺,裂縫等缺陷 16 油漆已刷涂底漆無漏刷 17 平光漆表面光滑平整,無流墜 18 開口漆紋路清晰,明顯 19 飾面板濆色,修色,顏色基本一致 20 涂料施工現場環(huán)境溫度宜在5---35度之間 21 封墻(抗堿)底漆無漏刷(部分進口漆除外) 22 面漆噴涂無漏濆,漆膜均勻 23 乳膠漆表面無起皮,露底,砂眼,流墜,顆粒 24 門上,下口無漏刷底漆 25 油漆面無流痕,套色是否均勻,釘眼無明顯色差 26 乳膠漆與木飾面油漆界線清晰順直 27 刷基膜后基底色澤基本一致,無漏刷 [下一頁] [返回] |